居功至偉的毛澤東 中國的紅色政權爲什麽能夠存在?最直接的原因不是馬克思主義、共産黨領導、人民群衆擁護,而是白色政權之間的戰争。毛澤東同志把中國社會看透了。後來的鄂豫皖蘇區、湘鄂贛蘇區、川黔蘇區、湘鄂西蘇區,都是在各個白色政權接合處。紅軍長征時,我們又充分利用了蔣介石與廣東軍閥陳炯明、廣西軍閥白崇禧、湖南軍閥何鍵、貴州軍閥王家烈、四川軍閥劉湘、雲南軍閥龍雲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。 毛澤東後來講,我們隻需知道中國白色政權的分裂和戰争是持續不斷的,則紅色政權的存在和日益發展便是無疑的。當時的中國社會是一個病體,毛澤東把住了這個病體的脈象。如果說我們以前是有病亂投醫的話,毛澤東則開出了一個管用的方子。這個方子就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的結合。如果不把中國社會認識透,這種結合是不可能的。 毛澤東同志不是神,也會有犯錯的時候。他最了不起的地方,不是他不犯錯誤,而是他的思維極富曆史自覺。什麽是曆史自覺呢?第一,對社會運行規律有深刻理解。第二,對曆史發展前景的主動營造。 毛澤東一輩子不甘心被命運左右,一輩子都在主動營造,這是他身上最珍貴的東西。 德高望重的朱德 朱德同志原來在滇軍當兵,已經當上主将了,卻一門心思要加入中國共産黨。 朱德同志爲了入黨,從上海跑到巴黎,又從巴黎跑到德國,終于如願加入了中國共産黨。 朱德回國後,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。參加起義時,朱德地位很低,所帶兵力隻有一個營,大約500人,而且年齡偏大。起義部隊南下,這500人幾乎跑光了,朱德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杆司令。在整個南昌起義過程中,朱老總就扮演一個打雜的角色,不是開路,就是殿後。五六天後,朱德帶領部隊完成阻擊任務,把部隊收攏了,準備南下與主力會合。可是,這時南下的主力軍全軍覆沒了,領導人也分散了。一瞬間,整個南昌起義部隊隻剩三河壩留守的那2000多人。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麽辦時,朱德說他有辦法,于是大家就勉強跟着他了。 八一南昌起義時,士兵們都穿着短衣短褲,跟着朱德走到10月底,依然是短衣短褲,而且還不知道未來會怎樣。于是隊伍越走人越少,走到江西安遠時,隻剩800人了,隊伍面臨一哄而散之勢。朱德沒有動搖,他在整編大會上堅定地說,同志們要革命的就跟我走。俄國1905年革命失敗,1917年他們就成功了。我們今天就是俄國的1905年,我們一定會迎來我們的1917年。 後來據留下來的同志回憶說,我們當時站在下面,誰都不知道俄國人的1905年是怎麽回事,但是大家從朱德這種充滿激情的信心中,感覺到了信仰的力量。 這800人成爲了中國共産黨最終埋葬蔣家王朝的基本班底。 全黨的典範周恩來 周恩來終身從事的工作,就是把黨内力量凝聚起來。 1934年長征之初,毛澤東曾經給中央寫了一封信,表示自己不走,要帶領一、三軍團和紅九軍團的20師留下來,堅持蘇區的鬥争。當時他可是低估了蔣介石剿滅江西紅軍的決心。周恩來看完信,帶着三個警衛,連夜騎馬從中央所在地瑞金趕到毛澤東的住處,與毛澤東徹夜長談。那天晚上毛澤東與周恩來談話的内容沒人知道,但是,毛澤東在談話後就決定和大部隊一起走了。這個決定改變了中國的命運。 遵義會議開過以後,博古不适合再擔任黨的主要領導,要讓張聞天同志接任。但是博古同志不願意把權力交出來。所以,周恩來與博古徹夜長談。周恩來對博古講,你我都是留過洋的,我們這些留過洋的人對中國的情況都不是那麽了解。自從我領導的南昌起義失敗,我就知道中國革命靠我們這些人搞不成,我們要另外找人,找真正懂中國的人。毛澤東就是這樣的人,他懂中國。我們共同幫助毛澤東,把中國革命搞成功。第二天一早,博古把全部權力交到中共中央。在後來毛澤東與張國焘、與王明的鬥争中,博古也堅決地站在毛澤東一邊。博古後來說,周恩來那一席話影響了他的一生,中國革命确實一定要由一個懂中國的人來搞。
|